“这轻质混凝土还挺神奇,多亏了它,不然这块还真不好干。” 在广西G80南百改扩建一期工程施工现场,驻青央企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平南项目部副总工杨少林说道。
广西G80南百改扩建一期工程石埠北互通施工极其复杂,涉及到周边的建筑以及交通繁忙的324国道,施工过程中还需注意不破坏国防光缆等现有设施与不影响交通秩序,这对项目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
其中桥台的回填工作也受到环境的诸多限制,这不,石埠北主线1号桥41号台与主线3号桥0号台背回填均为高填方,且紧邻既有高速和国道,施工场地极其受限,如采用传统填土路基施工方法,需占用较大的土地面积,施工工期长,安全隐患大。面对这一抉择,项目技术团队犯起了难,“我们去搜一搜学一学,原有的工艺施工难度大,换个方法说不定就简单了,创新也是很重要的。”杨少林对大家说。
说干就干,大家在完成每天的施工任务后,晚上都在办公室里搜索资料与案例,经过了七个夜晚,就在大家都无精打采时,杨少林突然说道:“这个轻质混凝土看上去可行啊,要不咱们试试。”大家瞬间精神抖擞,聚拢过来看了这个所谓轻质混凝土的方法,便立马开始进行轻质混凝土的制造与试验。
轻质混凝土是通过发泡机的发泡系统将发泡剂用机械方式充分发泡,并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然后经过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所形成的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新型轻质保温材料,具有轻质、保温隔热、隔音耐火、整体性好等特点。
随即,项目与设计师、业主代表等人员积极沟通,开展多次工艺试验,证明工艺可行,并明确了工艺参数。同时,轻质混凝土的施工更加便捷,且对资源的使用也更为节约,空间占用小。“这就是我们要的东西啊!”杨少林激动地对主办们说道。
施工当天,大家早早来到桥台处,开始着手解决这两处棘手的工作,由于大家对轻质混凝土并不熟练,对前期的测量、基底的检验、混凝土浇注、铺设铁丝网、HDPE与养护等环节尤为重视,生怕出现半分差错。经过近2个小时的浇注,在不影响现有设施与交通秩序的基础上,顺利完成了这两处施工难题。
杨少林说:“施工过程中有些时候就是需要学习新的工艺,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做技术不能只靠日复一日的经验积累,不断学习与反思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