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不少求職者有了提升技能或創業的打算,而創業者則需要導師的指導。這些群體如何得到政府的服務?6月23日,三林創享堂正式啟用,三林鎮為創業者們打造了一處有著古鎮風情又功能豐富的創業者“大本營”。
三林創享堂位於三林路424號三林金融眾創空間內,由三林創業服務中心負責運營,三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提供業務指導,建筑面積為600平方米。正式投入使用的三林創享堂,以“家門口”就業服務為載體,不斷創新特色創業服務和充分就業社區運營模式,形成“政府引導、多方聯動、合作共享”的“微創空間”。
三林創享堂內部設有多功能服務區域,不僅內容豐富,名字起得也很文藝。榮業齋、創空間、工匠廊、聚言廳、專家堂、面試匯、暢想亭、技藝坊……眾多功能區實現了創業、就業、技能培訓服務“三位一體”,形成共享互動的服務機制,確保“家門口”樂業服務資源集聚,能量融合,讓更多居民在這一載體中享有創業、就業、技培服務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讓我們看看這兒的部分功能:
技藝坊
技能提升
技藝坊中設有多個培訓項目:
職業等級類課程 :茶藝師 、評茶員 、中式面點 、西式面點 、藝術插花、經典咖啡、花式咖啡。
體驗類活動課程 :烘焙課 、中式烹飪、西式烹飪、非遺手工類課程等。
部分課程還能得到政府補貼:
本市戶籍失業人員(未繳納社保、需失業登記)考証通過后學費享受政府110%補貼。
本市或外省市在滬繳納社保的在職人員,考証通過后學費享受政府66%補貼。
退休無政府補貼且不參加考証人員可以享受學校34%學費優惠。
創空間
實現創業夢的共享場地
三林創享堂內設“創空間”,在社區有創業項目、有想要實現創業夢想的居民,都可以申請入駐這塊創新、實踐的共享場地。
工匠廊
從前輩中汲取創業精神
三林創享堂邀請了六位三林工匠入駐,為創業者們帶來另一種角度的指引。
當天,創業者上海虫虫音樂文化有限公司創始人易念華就在“工匠廊”和2000年全國勞動模范王小昌進行了對話活動。王小昌曾任上海人造板廠機修車間副主任,在他工作期間發現,廠裡用煤量十分大,如何節約資源?他大膽提出節煤的設想,帶領大爐組機修工成功地試制木粉、廢單片、樹皮剩余物等材料代煤燃燒,兩年為企業節煤15萬噸,節約淨值達220萬元,並解決粉塵污染,為淨化企業環境做出了貢獻。“其他企業也有類似的設想,但是用的是人工燒煤,沒有效率而且更加危險。我通過實驗,成功利用鐵管制造管道,實現了機器燒煤。”王小昌說。
聽了老勞模的故事,易念華也頗有感觸:“對於創業者來說,兩點很重要:一是要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二是要多想,更要多嘗試。”易念華的兩款軟件提供鋼琴及吉他的樂譜下載,之前一直不溫不火,“和其他公司的產品相比,我們沒有太大的優勢。”疫情來襲,公司的運營也遭受了不少的壓力。面對壓力,公司打算嘗試用收費模式破題,一頁一元錢。“幾十年了,樂譜行業一直都是免費下載的,一開始我壓力也很大,怕受到用戶的抵制。”易念華說,“但是事實証明,因為有收入分成,鼓勵了打譜者上傳更多優質的新曲譜,而用戶也認同了我們的品質。王老師說得很對,對於創業者來說,打破思維定勢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