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首页| 最新招商引资| 最新招商项目| 找项目投资| 招拍信息| 招商排行榜| 发布会| 稿件发布 移动端
微信
您好! 请登录 马上注册
网站服务热线

网站服务热线

地纬招商网 > 全国新闻资讯 > 分析解读 >

疫情之后,对上海促进消费恢复的若干建议

作者:小编        2022-06-04 08:26:26

5月29日发布会上同步发布了《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提出助企纾困50条政策。其中,涉及到消费领域的有市场主体纾困、复商复市防疫补贴、促消费政策等不少内容。考虑到形势的严峻性和消费恢复的难度,我们认为应当在下一阶段针对消费促进制定力度更大的专门政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建议:

建议一: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群体的保障力度

虽然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胜利,但我们仍然要清醒地看到,在消费领域有两类群体受到影响比较明显,在全面复苏的起步过程中,要充分关注中低收入群体和中小商业主体的需要,统筹做好“保民生”和“保主体”。

针对“保民生”,一方面,要把保障民生基础需求作为提振消费的前提,在当前疫情形势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抓紧补足前期发现物资保障、前置仓设置、物流渠道等明显“短板”,进一步优化完善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体系,为日后疫情反复和常态化防控做好准备,也让老百姓充分信任后续疫情防控中的物资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要在政府保供走向尾声的过程中,发动社区主动了解失业群体、中低收入群体、特殊困难群体情况,对需要帮助的群体给予足够的保障,可以采取对部分群体定向发放保供物资或购物券等方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北京部署保障封控管控区物资供给

北京制定《新冠疫情期间为封控管控区提供民生物资保障的商超及前置仓工作指引》。要求位于封控管控区周边的商超和前置仓,要加大物资供应储备,按正常情况的3倍加大备货,需求量大的重点区域提升至5倍;保障末端配送能力,优先安排“白名单”人员配送。

深圳构建“防疫+保供+就医”多功能数字地图

深圳建设可视化城市空间数字平台,根据封控区、防范区、管控区“三区”涉及的区域,绘制数字地图便于疫情防控安排,同时接入保供功能,市商务局联同各区商务主管部门认定20多家商超企业和生鲜电商作为重点保供企业,建立密切联动机制,协调保障重点保供企业在“三区”的运输配送、绿色通行和网点布局,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应网络通畅。此外,还接入医疗服务功能。

针对“保主体”,虽然本轮疫情已经进入收关阶段,但在复商初期,商业主体经营仍然会面对比较困难的局面,在政策层面,还需要以更大的力度帮助企业渡过攸关生存的特殊阶段。建议重点关注未来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会继续受到较大影响的业态,如餐饮、娱乐、休闲等领域。

对此,建议:一是在6-7月采取一次性补贴方式对部分困难主体发放补贴。具体来说,可以对严格执行防疫规定,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暂时面临困难但信誉良好、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前景,在保就业保稳定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零售、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文旅等类型的中小微企业,通过综合考评排名,给予一定金额的一次性纾困补助。针对中小微企业的防疫物资、防疫检测及消杀等费用支出,给予防疫消杀资金补贴支持。

二是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对存续经营的企业给予奖励激发经营活力。具体来说,可以针对零售、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文旅等中小微企业,根据三、四季度及次年一季度营业额增量,按照一定比例给予奖励。鼓励小店经济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店评选,对上榜的市场主体给予一次性奖励。策划开展社区商业“好项目”等类型的评选活动,对示范引领性项目给予奖励。

此外,要积极发挥政府采购的作用,探索围绕电子消费品、抗疫消费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集中采购活动,助力新消费新业态拓展市场空间,并支持在国有企业的商业场景中应用和先行先试。探索面向商业企业发放“创新营销券”,对于通过开展主题促销活动、品牌宣传推广活动等取得良好成效的重点商业企业,给予一定比例补贴支持。

建议二:进一步加大消费券的发放力度

过去的实践证明,发放消费券是疫情后激活消费的有效手段。根据林毅夫、沈艳等对截至2020年4月18日之前实施消费券计划的36个城市的研究,乘数效应(关联消费金额/消费券核销金额)在3.5-17倍之间。

为应对本轮疫情影响,全国多个城市也已经密集开展多轮消费券的发放。比如,香港采取“多支付平台端+本地外地消费券+全额抵扣”方式。主要是通过支付宝香港、八达通、拍住赏(Tap & Go)或微信支付香港等多种线上线下的支付渠道发放消费券,向18岁以上永久居民和新来港人士每人发放5000港元消费券。自2021年8月开始分批次发放消费券以来,香港零售当月同比增速迅速扭转下行趋势,并始终保持在7%—12%左右高速增长。消费券采用全额抵扣方式、未使用满减设计。

再如,深圳发放史上最大规模消费券。在发放节点上,深圳疫情在3月底得到控制,时隔一个月后(4月28日)开启消费券发放,并结合“五一”节庆时点,共计发放四轮,截至7月10日。在发放方式上,通过美团、京东等消费平台发放(平台定位、收货地址在深圳的订单可使用),深圳市商务局联合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通过美团平台推出美食和文体旅游消费券;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通过京东平台发放4亿元购物消费券,并打造优惠专区。在消费券使用时限上,每日发放的消费券使用有效期截止到当日23:59。在领域分配上,采取消费券采用满减设计,包含4亿元购物消费券、6000万元餐饮消费券、1000万元文体旅游消费券、3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

在纾困50条政策中,提出了支持大型商贸企业、电商平台等企业以多种方式发放消费优惠券,以及支持文旅企业发放文旅消费券,很明显此次政策只是提针对企业自行发放消费券提出了倡议,还没有涉及政府发放消费券的内容。我们认为,在下阶段促消费的专门政策制定中,应当采取超常规方式,加大政府和企业共同发放消费券的力度。那么,对于上海的消费形势,又该怎么发、发什么呢?

对此,建议采取分阶段、分领域、分期限、分人群相结合的开展消费券发放工作。发放方式上,建议平台端、支付端和商圈端相结合。发放领域上,建议紧密结合疫情冲击较大汽车消费、服务消费(文旅、餐饮、生活服务、线下零售)等领域。使用方式上,建议满减设计与全额抵扣相结合。具体来说,建议:

第一阶段(6月-7月):本地生活平台发放+全额抵扣+预售性质。疫情防控初步稳定,由于线下消费人群不宜过分密集,建议可结合商业企业年中促销节点,联合饿了么、拼多多、美团点评等与本地生活密切相关的平台企业发放消费券,适用范围可覆盖企业服务、餐饮等套餐的预售产品。使用方式上,建议采取全额抵扣方式,短期刺激消费。使用人群上,限于本地消费者。

第二阶段(8月-9月):支付端口发放+满减设计。着重支持线下消费,可以考虑通过支付平台、实体商圈端口发放消费券,重点发放本地服务、线下购物、汽车消费、休闲文娱等领域的消费券,带动消费者至线下消费的积极性。使用方式上,建议采用满减设计,进一步发挥对关联消费的促进作用。此外,还可结合夜间经济特点,创新推出分时段消费券。

第三阶段(10月):文旅平台发放+满减设计。结合“十一”国庆节点,联合携程等重点文旅平台,面向来沪消费者,发放文旅体、休闲娱乐类消费券。使用方式上,建议采用满减设计。消费券实效性,建议一周时间。

建议三:在今年秋季策划举办面向全国的大型促消费活动

2020年疫情后,上海借势打响了“五五购物节”和“六六夜生活节”两大消费品牌,已经成功举办两届。今年由于本轮疫情影响,两大促消费活动都受到了直接影响,已经无法如期举办。考虑到接下来的夏季疫情防控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并且消费信心尚未恢复。因此,建议在今年秋季面向全国举办大型购物节等促消费活动,帮助企业恢复市场空间、做大声势,营造浓厚的消费氛围,增强外来消费者的吸引力、提振本地消费者的信心。具体建议:

一是结合国庆等节庆,在此前“五五购物节”举办经验基础上,联合长三角区域,联动行业协会、在线新经济企业等,围绕高端消费品牌、老字号品牌、文旅消费品牌、夜间消费品牌及小店经济品牌等开展新一轮消费促进活动,提振消费信心。支持以实体商圈、特色街区等整体为单位,发动商圈企业、沿街商铺联合举办丰富多样的主题消费促进活动,整体营造良好消费氛围。

二是打通上海消费品牌线上促销渠道。建议举办专题消费领域线上会展或线上推介会,重点围绕服装、化妆品、珠宝、家电等消费领域,搭建起供销双方商务合作与专业采购的桥梁,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品牌影响力。同时,结合具有辐射作用的高端消费品、汽车等消费领域企业需求,打通供求链条,助力其逐步恢复国内市场的运营销售。

本文如非注明原创的即来源于网络。来源于网络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处理。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感谢您的理解!


地纬招商网-中国招商投资门户网站-中国专业的招商引资与项目投资代理服务商。以千万海内外投资人资源,为中国企业、外资企业、创业者与政府、园区、创业孵化器、创业加盟项目等搭建平台对接项目。利用有效的线上推广工具:地纬招商网(www.zhongguozhaoshang.com)、微信公众号(招商与投资:zhaoshangyutouzi)和线下招商团队进行线上营销推广、线下项目推介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并承诺代理招商无效果不收费。

关键字: 工业  政府  新能源  新能源汽车  项目 
最值得投资项目推荐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