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纬招商网(www.zhongguozhaoshang.com)为大家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 国际机器人市场空间巨大
以“数字化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已经到来,而这个革命的主角就是工业机器人。据Allied市场研究公司最新报告显示,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从2013年到2020年期间将以5.4%的复合年增长率发展,到2020年其销售额将达到411.7亿美元。2013年,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发布的《引领全球经济变革的颠覆性技术》报告中预计到2025年,机器人每年将为全球带来1.7至4.5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
2 国内市场需求蕴含巨大提升空间
作为制造业的大国,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密度仅
为约21台/万人,远远低于世界平均的55台/万人,而日本、韩国已近350台/万人。因此,随着机器人使用比例的提升,应用范围的扩大,将带动我国机器人使用密度的提升,从而带动机器人需求数量的提升。
针对汽车、电子等几个重要的机器人应用领域,对比美德日韩的相应领域的机器人使用密度,有关专家估算出仅这几个行业国内机器人的需求将在125~282万台,由于这几个行业占机器人总需求量的约75%,因此国内机器人的总需求量约在167~376万台,相比较于目前不到10万台的累积安装量,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3 民族品牌机器人亟待发展
在市场需求迅猛增加、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攀升、制造业升级、国家政策支持、生产安全替代考量等因素综合作用下,高度集成现代工业中尖端自动化技术的工业机器人,开始悄然快速走进中国的大小工厂生产线,成为工业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的生力军。中国已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市场,且销量增速几近倍数增长。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显示,中国市场2013年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达到36 560台,占全球销售总量约1/5,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市场;在增速上,2010年以来中国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平均增速为35.1%,2011年更是高达50.7%。
然而,作为中国的朝阳产业,目前国产机器人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并不高。2013年近3.7万台机器人销量中,国产机器人贡献的销量仅9 860台,约占两成。而且,国产工业机器人的主体是单价较低的三、四轴机器人,主要用于对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领域,以搬运和上下料机器人应用为主;而国内市场高端机器人应用领域,几乎全被国外品牌机器人垄断。因此,一旦国产机器人生产能力和品牌效应提升,民族品牌机器人有望大举占领国内巨大市场。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分析解读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