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纬招商网(www.zhongguozhaoshang.com)为大家总结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提高项目质量,发挥产业优势
尚未实现“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是东北地区未充分发挥产业优势的根本原因。应围绕支柱、优势和特色产业,充分挖掘东北三省在地理位置、土地、能源、产业、人才、科教、劳动力成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选择重点项目。
根据汽车产业集聚程度进行筛选招商,完善相关产业配套;推动外资参与石油化工产品结构转化,开发精细化工与合成材料;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如冶金、建材和纺织业的发展;依托东北地区高校、科研优势,在光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吸引跨国公司在东北地区设立研发中心或建设加工制造业基地;进一步改善引资结构,抓紧建设国家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所列基地项目的引资工作,引导外资向优势和特色产业聚集。
针对东北地区传统产业――农业,注重其产业链的建设,吸引资金向农业高新技术领域投资,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综合发展种植业、饲料业、畜禽业、水产养殖业、林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建立区域内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链主要以农业示范区为表现形式,根据东北各省的实际情况建立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辽宁省可重点发展海洋牧场,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建设;吉林省可重点提升粮食产量,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水平;黑龙江省可加快垦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高垦区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发挥先导示范作用。东北三省要以农业高新技术为依托,利用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将传统产业转变成优势产业,吸引海内外客商来此投资。
(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片面依靠投资数量增长的发展模式在短期的确能够推动经济发展,但从长远看,将被以投资质量提高的集群化发展模式所取代。在东北地区,必须要实现产业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形成完整的优势产业链。以吉林省为例,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振兴东北政策要求,需要打造五个优势产业集群,分别以一汽集团、吉化集团、大成集团、修正集团和一汽启明为核心,打造汽车、石化、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制药和光电子产业集群。另外,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要深化合作,建立高效的“官产学研金中”六位合作技术创新体系。
(三)调整部分产业发展方向
1.转变汽车产业发展观念。当前,汽车产业市场竞争激烈,东北地区的汽车企业应更加注重对整车的成本控制和核心技术的掌握。第一,引进国外汽车组装工厂和民营整车制造企业,促进东北地区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第二,引进汽车零部件企业,扩大零部件企业规模,研发高技术含量、高质量的汽车零部件;重点开发汽车内部技术含量高的发动机、底盘、系统集成和模块产品,打造高端汽车产业新格局。
2.发展高端绿色农业。拓宽农业引资渠道,全方位延伸外部资金在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建设领域的产业链条,全面实现农业机械自动化,重点发展高端绿色农业。在保证市场供应的前提下,利用外部资金将部分土地试种高端绿色农产品,加快农业先进技术和项目的引进,保证农业优惠政策的长期稳定。此外,东北三省应该率先在全国制定绿色农产品的检测检验标准,建立绿色农业示范区,把东北三省从农业大省打造成为农业强省。
3.承接加工产业转移。利用东北地区劳动资源优势,接收珠三角地区转移出来的加工产业,并逐步建立加工贸易产业基地,实现经济转型和产业延续升级。东北地区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和土地价格成为发展加工贸易的优势;同时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扎实的工业基础,这些成熟的条件为建造加工贸易基地提供了坚实保障。但是要防止将接收“产业转移”变为“污染转移”,依据环境准入制度严格限制企业进入,提升接收产业转移层次,节约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培育新的引资增长点
1.提高服务业吸收外资的比重,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改善对外贸易结构。积极开展研发、设计、检测、会展、金融、保险、咨询、物流和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的吸收外资工作;加快商业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积极运用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传统批发、零售、仓储及餐饮服务业;制定东北地区服务外包发展规划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规划,促进沈阳、长春、哈尔滨成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2.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市场。风险投资主要适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及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特别是光电子、软件开发等领域,这些领域风险高、回报大。同时,它也适合东北地区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升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一方面由政府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等一系列金融超市;另一方面可以引进风险投资公司,以商业化的运作带动东北地区金融服务整体水平,也为招商引资提供新的增长点。
(五)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
1.强力推进民营企业招商引资。依靠民营企业吸引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提升。民营企业获取外资带来的技术、管理、制度、理念和国际销售渠道的优势,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同时,这种方式可以弥补国企引资未产生或极小的技术外溢效应、制度转型效应和文化提升效应。此外,广泛地同国际企业公平合作,特别是同世界500强企业合资、合作,是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2.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促进招商引资。积极推进招商引资渠道多元化,充分发挥东北三省政府门户网站对外宣传和推介作用,如“振兴东北”等,做好网络信息传输工作,提供招商引资政策咨询、项目推介及其他有关信息。尤其是东北三省各项经济数据的及时披露,有助于国内外投资者更直观、有效地研究其经济发展状况,为双方进一步合作夯实基础。
(六)努力增强企业主体意识、国际意识和责任意识
企业是招商引资的直接受益者与参与主体。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选择合作伙伴与合作方式的自主性。企业应该积极“走出去”,培养涉外引资复合型人才,学习管理理念,提高经营层次,尤其是中、小企业要多利用外资来实现创新――开发――产出――再创新的良性循环,增强招商引资的创新意识、国际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开放市场,降低对本地企业的地方性保护,引入符合吉林省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的外埠企业,与本地企业展开竞争,只有竞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小富即安”的意识,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升。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分析解读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