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纬招商网(www.zhongguozhaoshang.com)为大家总结为以下六个方面:
1、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大营是河北地区传统的皮毛市场,集群内企业数量众多,但缺乏规模和质量效益型企业,与北面的“中国裘皮之都”肃宁相比较,没有明显的产业优势。
2、产业集群内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目前,该产业集群仅仅是众多生产同样产品企业的简单集中,产品雷同,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并危及集群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3、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产业配套不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原因,产业集群尚未形成集群应有的创新机制,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人才、资本和体制环境基础。多数企业没有核心技术,大多停留在低水平的往返式生产上,抗风险能力较差。不仅自主研发能力弱,而且作为技术创新基础的劳动力技能也普遍低下。该产业集群内的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以家庭作坊为主,实力有限,加之技术条件薄弱,按传统方式手工加工,造成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经营业务比较单一,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利润不足,进一步制约了其技术提高能力。而且,企业与学校、科研机构的联系不紧密,获取和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弱,得不到有力的技术支持,仅仅是维持简单的生产操作。
4、企业之间竞争过度,缺乏相互合作与联盟。产品结构的雷同和企业之间分工的缺乏,使得企业生存之战演变成为残酷的恶性竞争。企业家们不去组织有效的企业联盟,实现资源和优势互补,而是习惯于单独从事生产经营等一切活动,与别的企业开展“一对一”的生死搏杀。受传统思想制约、地域文化局限,企业只知竞争不知联合,更主要的在于社会信用缺失。对合作伙伴的信任度不够,仅仅把信用限制在血缘或亲缘关系上,以致社会信用半径小,合作范围有限,不能建立企业联盟,集群中的企业难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5、品牌建设滞后。大营镇有七大系列2000多个品种,大部分是没有自己的牌子,使用别人提供的面料、设备,按照别人的意图生产,最后把产品再交给别人。做OEM(贴牌加工)只是“为人作嫁衣裳”,并不是企业长远的发展方向。
6、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由于该产业集群发展以作坊为主,中介服务组织不完善,社会化服务网络不健全,从而阻碍了该产业集群的发展。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分析解读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