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政府部门,让我们顺利落户城郊昭阳工业园,今年1-7月份已实现产值近2000万!”江苏欧泰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付全由衷感激。
该公司原是周奋乡招商引资项目,由于地处兴化北部低洼地区,河网密布,企业用地填土成本每亩凭空增加4万多元。两年前,是兴化市国土资源局按照市政府“飞地招商”政策,第一时间服务项目用地,不但解除了该公司的燃眉之急,而且缓解了大型用地项目在周奋乡落地难的现状,实现了“多方共赢”。
像这样的“多赢”事例,在兴化还有很多。
“‘飞地招商’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制约招商的瓶颈,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实现土地及其资源优势互补,引进项目向园区‘飞地’集中,达到园区共建、项目共招、成果共享的集约用地效果。”
据兴化市委书记陆晓声介绍,近年来,兴化市以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为契机,强化“飞地招商”,较好地化解了乡镇之间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难题。
坚持分类指导,创新“飞地”开发机制。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和资源禀赋,该市制定实施四大经济片区发展规划,即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开发区”板块、以戴南张郭为中心的东南部经济板块、以安丰为中心的东北部经济板块和以生态湿地为特色的西北部经济板块。该市规定,一般乡镇招引项目落户园区后,税收全部归招引乡镇;其他乡镇招引“飞地”到园区的项目,税收按招引乡镇30%、落户园区70%进行分成。对投资5亿元或5000万美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实行市领导挂钩制。对一些“小而好”、“小而专”的项目落户到一般乡镇工业集中区,同样享受“飞地”政策,推动“双向飞地”发展。目前,李中镇、周奋乡、永丰镇等乡镇分别在开发区、昭阳镇“飞地”落户的一批项目已投产达效。
坚持分档竞赛,激发“飞地”开发活力。针对乡镇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实际,该市在推进乡镇发展的进程中,将全市乡镇分为3个层次,进行分档竞赛;年终乡镇考核评比时,按层次分配奖项名额。在实施“飞地”发展的财力分享和业绩评价机制上,对“飞地”项目招商引资实绩、工业产值销售、利税等相关指标的考核,实行招引乡镇与落户园区双重统计市级核减;对因生态保护需要而限制性发展工业经济的西北部地区,实行生态补偿。李中镇先后招引了3个大项目“飞地”落户到重点园区,今年初由第三层次调升到第二层次。
坚持集聚集约,营造“飞地”开发优势。该市建立开发区、戴南、安丰三大区域板块招商平台,围绕食品、不锈钢、机械等主导产业,着力招引一批产业关联度高、上下游配套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聚集产业优势。围绕“一园一主业”的要求,市财政连续三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励扶持重点园区建设,提高了园区承载能力。该市在鼓励项目“飞地”布局的同时,鼓励拆迁“飞地”安置、人口“飞地”集中,在化解土地、金融、用工、人才等要素瓶颈制约等方面更多地向重点园区倾斜,优先保障重大项目、优质项目“飞地”落户需求。
坚持整体推进,打造“飞地”开发特色。按照“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的要求,将全市划分为工业经济优先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重点在特色产业的链式化发展上下功夫,如:以创建国家级食品园区为重点,引导食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向开发区“飞地”集中;以争创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为着力点,推动戴南不锈钢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以争创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聚示范区和省级台商工业园为抓手,促进脱水蔬菜、精密铸造、台商企业进一步向城东脱水果蔬产业园、陈堡精密铸造产业园和茅山台商工业园“飞地”集聚。目前,开发区集聚的品牌食品企业产值占全区51%,戴南镇不锈钢产业产值占全镇95%;城东脱水果蔬产业园脱水蔬菜企业产值占园区80%,西北部地区“渔光互补”、生态旅游特色初步显现,全市各园区进一步朝着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