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高新区实施“开放十条”政策,建设创新创业中心。近期,东湖高新区召开新闻发布会,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文彤发布《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国际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即光谷“开放十条”。
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涂山峰主持发布会。东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东湖综保办副主任戴希参加。
“开放十条”政策的总体目标是,大力支持创新型企业、机构等市场主体聚集发展、国际化发展。十条具体内容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谋远”类,即《意见》的第一、二、三、四条。此类政策属于有突破性的重磅政策,支持力度国内领先,重在搭平台,建网络,对国际化工作进行长远布局。具体是:
一是设立10亿元国际化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东湖高新区要素国际化、产业国际化和环境国际化等方面。
二是打造全球一流国际合作服务平台。以全球招标方式,吸引国内外专业机构在高新区建立国际合作服务平台,对符合条件的平台给予2000万元资金支持。目的在于吸引和打造具有显著国际化促进能力的机构,以市场化方式全面激发东湖高新区国际化发展活力。
三是引进国际顶尖众创空间。面向全球创新高地,吸引运作模式成熟、能够批量生产创业企业的国际知名众创空间落户,每家给予3000万元的资金支持。目的在于提高国际化创业孵化能力,推动国际创业资本、高端人才、优秀项目等资源向高新区聚集。
四是支持国际科技合作园建设。支持区内企业、机构在境外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园,对符合条件的国际科技合作园给予5000万元资金支持。目的在于搭建国际创新合作的载体,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平台支撑。
第二类是“补短板”类,即《意见》的第五、六、七、八条。此类政策重在补短板,快速提升高新区国际化水平。具体是:
一是支持跨国技术转移和国际研发合作。对全球知名企业、高校院所在高新区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中心(最高500万元)、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最高300万元)等给予支持。目的在于鼓励跨国技术转移和国际研发合作,参考了外省市及高新区相关政策,支持标准高于中关村。
二是支持企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对企业申请国外专利、注册国外商标、主导或参与创制国际标准等给予资金支持,单个企业最高500万元。目的在于从海外知识产权布局的角度支持区内企业“走出去”,参考了外省市及高新区现有政策,奖励标准高于中关村、深圳等地。
三是支持企业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支持具有先进技术、品牌优势、规模实力或市场基础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对企业境外新设研发、市场等分支机构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300万元、100万元的资金支持。目的在于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支持标准高于中关村。
四是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和技术服务出口。对年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分阶段进行奖励,最高奖励300万元,技术服务出口按照双倍给予奖励。目的在于推动高新区实现外贸出口规模倍增和结构优化,特别是技术服务出口。
第三类是对接国家战略类,即《意见》的第九、十条:
一是设立“一带一路”发展基金。基金总规模50亿元,首期10亿元。按照“政府引导、企业牵头、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组建。目的在于支持区内企业开展境外技术并购、国际产能合作等。
二是支持“侨梦苑”建设。设立华创基金,支持高层次华侨华人和侨商到东湖高新区创业投资;对参与华创杯创业大赛获奖并在高新区落地的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华创学院开展创新创业培训给予补贴。目的在于加快推进“侨梦苑”建设。
东湖高新区国际化发展始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已经跨越起步阶段,“武汉?中国光谷”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较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一是产业国际化竞争力提升,特别是光电子产业已经成为该领域代表国家参与世界竞争的主力军。二是企业加快走出去,烽火科技、长飞光纤、光谷北斗、人福医药等一大批科技企业走出去,累计74家企业在51个国家实现投资,9家企业海外上市;外贸出口占武汉全市一半以上,占湖北全省约三分之一。三是海外资本、人才加快聚集,聚集外资企业8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65家;聚集“千人计划”326名、海外人才团队4000余个、华侨华人高端人才4万多人。
当前,创新全球化深入推进,我国日益成为全球创新资源流动和配置的关键枢纽,国际化成为国家高新区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驱动力。加快推进国际化发展,提升全球高端资源配置能力,是东湖高新区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
自国家启动建设自贸区以来,东湖高新区在省市正确领导下,大胆先行先试,以建促批,自2014年8月以来,围绕行政审批与服务、科技创新、科技金融、对外开放“四大特区”建设,共计推出154项先行先试事项,形成了115项制度性成果,着力构建与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相一致的制度框架,有力提升了高新区对外开放水平,推动了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
湖北自贸区在2016年8月获批以来,东湖高新区按照“对接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力争建成高端产业集聚、创新创业活跃、金融服务完善、监管高效便捷、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的要求,研究推出了东湖高新区国际化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和实施意见。
光谷的国际化发展遵循“123”发展思路,即深入实施“开放驱动”一大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条路径,重点推进要素国际化、产业国际化、环境国际化三大工程。
光谷的国际化发展目标是,争取到2020年,实现出口总额400亿美元、欧美日专利数以及境外注册商标数3000项、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和外籍常驻人员20000人的发展目标,国际化发展水平跻身国家高新区第一梯队,将东湖高新区建设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关键节点,建成享誉世界的“光谷”。
今年,东湖高新区积极实施“开放十条”政策,加快建设“天下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创业中心”,推动东湖高新区国际化行动方案落实,打造中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新支点,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贡献更大光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