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中国将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至此,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增值税制度将更加规范;这是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税体制的又一次深刻变革。
那么营改增将对地方政府和招商引资带来哪些影响呢?地纬招商网选取此文并对此进行分析。
近日,为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落实中央「城市发展,安全第一」政策,防止人群过多集聚一个城市,维护政治稳定,上海、北京等地出台了取缔群居房、大规模人为干涉市场规模与方式、严格限制积分不达标农民工与经商人员子女入学等政策与措施,明显有违保护私人权利,保护自由竞争,保护自由缔约的精神,也是地方政府降低服务质量的典型体现。
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全面「营改增」后,中央多收的税收会以各种形式返还给地方政府。但这一样一来,从地方政府税收来源看,就变取之于民为取之于中央,那么,根据权责对称原则,地方政府行为必然会变对百姓负责为对中央负责。
以上海规划市场为例
4月27日,上海七宝镇召开九星地区转型改造通气会,未来新九星市场将按照市场化、现代化、专业化建设,仓储、加工类的经营将被迁走,虽然市场仍定位「家居建材」,但更加「高大上」,还要走「国际范」。
其实,市场定位、专业化程度、是否国际化等因素,让经营者、相关企业与消费者等市场力量自行决定,在信息与激励方面比政府规定有优势,这也是当年为什么计划经济落败的主要原因。
现在,市场主体的微观行为又由政府部门来操心,势必将加大政府计划权重,降低资源配置效率,阻碍经济发展。为什么会这样?全面「营改增」后,权责变化所致也。
如果从地方政府竞争招商,提供优质服务,促进经济发展角度看,应该提高地方政府共享增值税比例,至少不能低于「营改值」前的税收水平。这样,才能取消了重复征税,又保障地方政府服务质量,才能通过总体减税,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否则的话,地方政府服务质量打折,经济发展也将受阻。
4月30日傍晚,媒体刊出国务院印发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增值税收入划分过渡方案的通知,中央分享增值税的50%,地方按税收缴纳地分享增值税的50%。从这点看,本届政府还是尊重经济规律而且务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