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应不应该主导产业发展、市场经济背景下“有形手”和“无形手”关系如何平衡?这似乎是经济学界永恒的争论焦点。11月9日下午\,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张维迎就针对这一话题进行了公开辩论。双方围绕什么是产业政策、政府是否应该施行产业政策等问题各抒己见\,也为今后中国经济究竟怎么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辩题一:什么是产业政策
两位经济学者从最基础的概念定义起就争锋相对。林毅夫认为\,产业政策是指中央或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某种产业在该国或该地区的发展而有意识地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包括关税保护、贸易保护政策\,或是税收优惠、信贷补贴\,或是设立工业园、加工出口区\,并对研发、研究进行补助等。还有些国家为了发展某种产业\,会给这类企业一定的垄断权力\,或者通过行业特许经营限制竞争\,使得该产业有比较高的利润。
而在张维迎看来\,所谓产业政策是指政府出于经济发展或其他目的\,对私人产品生产领域进行的选择性干预和歧视性对待\,手段包括市场准入限制、投资规模控制、信贷资金配给、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进出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土地价格优惠等。“林毅夫对产业政策的定义太宽\,好像所有的政府政策都是产业政策\,反对它就是无政府主义者。” 张维迎直言。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的产业政策极少以法律的形势出现\,主要为“规划”、“目录”、“纲要”、“决定”、“通知”、“复函”之类的文件\,如《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国家产业政策指导目录》等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企在很多重要行业仍居主导地位\,因此对企业进行扶持或者规制无须借助法律即可完成。
辩题二:该不该施行产业政策
各自阐明了概念\,双方旋即针对产业政策的利弊据理力争。林毅夫举例称\,二战以后\,能够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地区非常少\,不过却有13个经济体每年都能取得7%或以上的经济增长\,并且将这一势头维持了25年或更长时间\,他们共同点就是政府都采取了产业政策来支持新产业的发展。
即使到了现在\,不少发达国家仍在施行产业政策\,不过由于他们的产业都已处于世界最前沿\,对应的产业政策多是支持行业继续发展的科技研究\,所以包括美国等在内的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政府对于科研的投入都比较高\,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追赶发达国家也必须使用产业政策。“我还没有看到不用产业政策就能成功追赶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也没有看到不用产业政策还能够继续保持领先的发达国家。”林毅夫表示。
张维迎则认为\,许多早期研究都把日本的产业政策塑造为成功的典范\,但通过对日本产业政策更为详尽的研究后不少学者发现\,日本最成功的20个产业中基本没有产业政策的作用\,反倒是最失败的7个产业\,都受产业政策的严重影响。而就国内市场而言\,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政策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成功的例子凤毛麟角\,实体经济持续存在的结构失调、产能过剩\,都是政府产业政策主导的结果。
辩题三:政府在市场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
产业政策的利弊分析\,归根究底就是争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应扮演什么角色。林毅夫直截了当地表示\,有效的市场与有效的政府缺一不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企业需要政府充足的资源来解决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外部性和软硬基础设施协调的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政府的执行能力是有限的\,有时需要有选择的针对产业使用资源\,那就是产业政策\,这样才能够有限政府资源和执行能力取得最大的成绩。
针对这一观点\,张维迎表达了明确的反对\,他认为产业政策是一个集中化的决策\,它意味着社会资源集中投入到政府选定的某些特定的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失败的代价是巨大的。实际上\,我国计划经济的历史证明\,政府最差的协调者\,凡是协调失灵严重的市场\,一定是企业家受到了体制和政策的打压\,“凡是政府能看到的\,自由市场的企业家早就看清楚了\,凡是自由市场的企业家没有看清楚的\,政府更看不清楚。”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