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招商引资”并不是想象那样简单:建个官方网站,将地方招商引资信息简单地上传到网上就可以了。那如何让别人看得见并接受这些信息?这就涉及到比较专业的技术与技能,需要创新思维,需要专业的互联网人才去策划,需要专业的团队去执行。地纬招商网通过10年运营,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借“互联网+招商引资”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招商网站要专业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
在调研中,地纬招商网发现很多市县政府都有自己专门的招商网站,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策划和管理,缺少专业的原创写手和专业的互联网人才维护,使得网站的设计简单、粗陋,内容简单且不能做到即时更新,显得平淡、陈旧。试想一下:访客上了这样的网站,今天内容和昨天、前天甚至一个月前、一年前的内容都一样,他还会来浏览么?
甚至,我们在对比浏览几家地方政府的招商网站时,发现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一个招商引资的资讯在多家政府招商网站展现,但除作者改了以外,内容一字不变。以上种种问题,致使一些地方政府虽然建立了招商网站,不但不能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反而制约了招商活动的有效开展。
而专业的招商网站是什么样子呢?
首先,功能一定要全面:除了常规的投资环境、产业优势、优惠政策和国家政策等功能板块外,还要有专业的作者写作的招商引资新闻资讯,要有专门的互动栏目。如果网站里有海外项目还得有相应的外文版本。
其次,作者要专业:此处的专业指新闻写作功底扎实,并且懂当地招商引资政策、资源和产业优势、产业发展规划等,即使报道项目签约这样的新闻,也不能简单地将何人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儿写出来,这只能是一个招商引资的工作信息,而不是一篇好的招商引资资讯。除以上要素外,还要对签约项目方进行简介,对其投资的产业对当地产业链的形成和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进行分析。有必要的话,还可以从招引这个项目方的过程和经验着手写文章。这样,保证一定量的原创作品,就能吸引更多受众。
二、招商广告要精准
传统的招商广告主要是借助于传统媒体进行宣传,这样很难获取宣传的覆盖面和受众量等信息的反馈。而通过“互联网+”,运用大数据和技术手段可以分析出精准的用户进行优质广告资源投递,以缩短时间跟近客户,创造最高价值。
三、招商端口要便利
“多端合一”,掌上“云招商”:随着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人数的增加和其传播、营销、服务等功能的成熟,应该适时将PC端的招商资讯引入到移动终端,打通手机网和微信客户端,构建市县政府和投资者的掌上互动平台,从而打破地域的限制,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便利开展网络招商活动,节约资源的同时提高招商效率。如地纬招商网将专业的招商引资网站与移动端打通,多功能合一,实现资源共生共享,助推地方政府实现掌上“云招商”。
四、招商资源要专属
通过以上“互联网+招商引资”的系列手段和模式,在招商引资活动中,要利用平台,搜集、整理客户的资料,建立专属招商引资数据库资源。以便根据项目招商的要求,筛选目标投资方。这样,区别于盲目的寻找合作商,专属的招商引资数据库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招商活动的成功率。
地纬招商网认为,互联网大数据招商将引领未来招商引资方向。所以,招商引资和一些专业化的招商引资网站合作更显重要。因为专业化的招商引资网站有技术优势,有招商大数据资源优势,有智慧的招商信息化云平台,更有可供公众检验的公信力,可以将本地区精准的招商资源和优势推介出去,也可以把更多的客户信息介绍给政府或产业园区,通过数据的科学处理,通过招商地图定制、招商产业规划、招商资源对接,能帮助地方政府克服招商的盲目性,使招商更加精准。
如成功运用“互联网+招商引资”信息化云平台,“互联网+招商”将为招商引资工作插上腾飞的翅膀,地方政府盼发展、谋发展、求发展的强县强市梦的实现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