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高全民海洋环保意识
由于海洋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海洋的生态环保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法发展。但是从我国现如今面临的海洋工作上来看,加强环保意识是促进我国现如今海洋环保工程的重点。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在海洋环保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各级领导人应该做到表率的作用,发挥政府部门的相关职能,在实际的海洋环保工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提升决策机制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加快海洋综合开发的力度,调整海洋环保产业的布局形式,将社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等同于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等等。
第二,要尽量提升舆论监督的作用。通过各种媒介来进行舆论监督,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人们对于海洋环保产业的重视程度,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具体来说,可以有效的转变海洋附近企业的生产方式,在观念上提升企业的环保观念,促进海洋环保产业朝着高效性和无害性的方向发展。
2 建立和完善海洋环保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机制
我国已经储备了相当数量的海洋环保技术成果,但是成果的转化率并不高。要充分利用国内的科技力量、现有的工业技术基础和应用单位的已有条件,加强科技界、应用单位和产业部门的合作,加快成果转化。特别要在成果的中试、产业化上下工夫。可在重点污染行业中选择一些先进的环保生产工艺技术,建立示范工程,并逐步加以推广。必须转变观念,建立健全环保科技市场体系,使之成为科研与企业之间的桥梁。
3 加强海洋环保技术产业化的社会条件建设
进一步完善促进海洋环保技术开发和转化的法律法规;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法》的执法力度,通过完善和履行海洋环境法规强化其对海洋环保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制定和完善鼓励企业实施有利于海洋环保的清洁生产技术的政策体系(如价格补贴、税收优惠等);建立海洋环保技术转移信息网络,以此作为培育和扩大海洋环保技术市场需求的有力手段;逐步建立起“污染者治理、利用者付费、开发者保护、破坏者补偿、政府增加投入”的筹资机制,开辟稳定有效的海洋环保投资渠道。把重点海域和跨地区污染综合治理及环保示范工程的投资,列入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设置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专项基金和造纸、酿造、海洋石油开采、海上运输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专项基金;加强排污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增加银行环保贷款规模;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
4 建立海洋环保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示范试验区
海洋环保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经济带动性,但目前我国的海洋环保产业在整个环境保护产业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许多高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长期处于研究试验阶段和待开发状态,成果的转化率低,实际应用少。因此,有必要建立海洋环境保护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示范试验区,作为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技术和产品开发的中试基地和示范样板。
产业化基地要重点考虑海洋环境监视监测技术产品、海洋污染处置生物与化学制剂产品和污染物入海处理设备开发方面的产业化基地建设。示范试验区则重点考虑生物修复试验示范区、生态工程技术示范区、赤潮灾害应急处置试验示范区、自然保护区等的建设。
5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海洋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储备
海洋环境保护是一个新兴产业,它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环境监测技术和各种污染物处置技术以及生态恢复技术作为支撑。为此,我们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根据国家的经济支撑能力,瞄准海洋监测技术和环保技术的世界发展前沿,选择覆盖面较广、有一定工作基础和具备产业化前景的项目,确定目标,重点突破。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利用国际合作渠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从高起点上起步,开展创新研究,争取以较短的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并注意通过技术辐射,带动相关方面的科技进步。以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技术创新的带动作用为核心,形成海洋环保高技术产业,提高我国海洋环境监测和保护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更多资讯内容请关注分析解读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