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两位顶尖经济学者林毅夫和张维迎在“产业政策”问题上相持不下\,爆发了激烈争论\,也带起了全民对此话题的关注。
关于产业政策\,经济学家、评论员、吃瓜群众们都怎么说?
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
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阻碍着企业家精神的发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回过头来看\,产业政策成功的案例凤毛麟角\,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
产业政策失败大概归纳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由于人类认知能力的限制;第二个原因是由于激励机制的扭曲。我要特别强调\,认知能力的限制比激励机制扭曲更为根本。
主张废除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政府不应该给任何企业、任何行业任何特殊的政策\,真正的企业家不应该有这个奢望。任何特权都是对他人的歧视\,会扭曲企业家精神。我要特别呼吁一下\,企业家应该争取的是每个人的平等的权利\,而不是给自己的特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
至今还没有看见一个成功追赶的发展中国家\,或者持续发展的发达国际\,不用产业政策的。同样\,主张产业政策的原因也有两个\,第一\,任何国家的资源都是稀缺的\,政府必须优先扶持某些对经济持续发展具有最大贡献的产业;第二\,企业家需要政府帮助来克服外部性和协调问题。
推动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既要有企业家的个人努力\,也需要有政府帮助企业家解决企业家自身所难于克服的外部性和相应软硬基础设施完善的协调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
新兴行业慎用探索型产业政策
既然产业政策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就应该总结和反思一下:什么时候产业政策会成功\,什么时候会失败?
对于模仿型产业政策\,后发国家在追赶过程中仍然需要\,但是对于前景不明的探索型产业政策\,一定要谨慎使用\,应该将产业的选择权交给市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冯兴元
最好的产业政策是竞争政策\,竞争政策应该优先于产业政策。
当前我国的一大问题就是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两者的地位倒置:在我国\,产业政策反而优先于竞争政策。单纯从个人基本权利需要同等保护这一原则来看\,产业政策就需要得到克制甚至放弃。充其量只能允许少数例外。
我国若要推行产业政策\,也应当奉行竞争优先的原则:政府首先要保护竞争\,而不是保护特定的竞争者;产业政策只能是例外\,而不是常规。
产业政策可能适合于作为例外\,集中力量做一两件大事\,指望能成此大事。也就是说\,不排除政府有时候能够集中财力发挥某种不对称力量的作用。、
中国经济学家许小年
产业政策站在一个假设的基础上:政府官员能够比企业、企业家更好的识别未来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这个假设能否成立取决于三个条件:官员比企业家拥有更多的信息;官员比企业家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官员比企业家有着更强的激励\,扶持和发展新兴产业的激励。这三个条件在现实中都很难成立。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学术副主任 王勇
讨论产业政策\,就必然要提及市场缺陷。如果跳出企业管理的微观框架\,将企业绩效和制度环境纳入到对应的发展阶段的动态宏观框架下\,我们就会发现\,保证市场有序竞争的法治环境、金融体系、教育水平等等都是内生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而且实施与监督也都离不开政府。
对于中国的国企改革\,对于产业政策\,这个微观层次的视角是不够的\,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当下的国企改革与产业政策问题\,影响的是整体经济的全局\,而绝非单个企业是否赚钱、企业老板与政府官员如何在桌底下从事黑幕交易的问题。
在法治不健全的实际的过渡动态路径上\,如何考虑政府的能动作用\,如何尽量引导政府去做积极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事\,如何有效地批评政府所做的错误选择\,如何形成客观的全面的正确的社会思潮\,这才是更加务实的方式。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
既然绝大部分的产业政策都不成功\,如果过去的做法不改变\,新的产业政策获得好的结果的可能性也不大\,甚至有产业政策还不如没有产业政策。所以\,无论是学者还是官员\,在考虑制定新的产业政策之前\,都应该对过去的不成功的做法进行很好的总结和反思\,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改进办法\,把小概率事件变成大概率事件。那么产业政策这样做才能变得有效?我想到五个方面的要素:
第一\,顺应市场。
第二\,不限制竞争。
第三\,谨慎干预。
第四\,要有退出机制
第五\,做事后评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网友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小编选了一些代表性的观点和大家分享:
@一花一浮生
完全应付发达国家的市场论\,只会搞乱自己的步伐\,后发国家的确需要政府指导与扶持发展\,从目前来看\,盲目的市场西方化没一个会落得好下场的。政府从前更重要的是促进产业升级\,并将北上广的资源外迁\,拉动全国均衡发展!
@禾尤山JS
没有政府的产业政策\,中国怎么可能在制造业、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重大行业里\,取得如此进步啊。
@qxpan
经济\,直接影响大众日常生活。市场经济政府管规范\,持续发展的多\,政府直接管经济大起大落的多。
全民讨论:我们需要你的声音
关于产业政策所引发的舆论之争\,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回应\,现有的产业政策确实存在与新常态不相适应的地方\,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难题\,要通过相关的调整来使这些政策适应新常态的需要\,有必要统筹谋划好产业创新发展和产业政策转型。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