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自治区投资促进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应对疫情冲击抓好招商引资十条措施》的通知,从驻点招商、政策落实、土地供应、金融服务等方面综合发力,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引进一批“双招双引”优质产业项目,持续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
《措施》明确强化驻点招商实效,力争年内广西新增投资合作项目投资总额达5000亿元以上。广西将指导驻点招商全区市、县(市、区)实现全覆盖,组织163支常态化驻点招商工作队、843名招商队员,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开展驻点招商。
在产业招商方面,广西将统筹盘活全区重点产业园区存量工业用地、闲置标准厂房,聚焦“招大引强、招优引新”,推出100个以上“签约供地即开工”产业招商项目,吸引一批产业带动力强的优质企业落户重点产业园区。
同时,组织产业链链主企业以商招商。聚焦全区机械装备制造、高端金属新材料、汽车、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等15条重点产业链,挖掘梳理50家已入桂产业链链主企业,梳理供应链企业清单,发挥链主企业在渠道、品牌、信息等方面优势,引导链主企业开展以商招商。
在重点项目开工方面,广西每月组织1个市举办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重点突出签约投资额20亿元以上、对广西产业有重大支撑的标志性、引领性制造业项目;每季度组织1次全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力争全年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1500个以上。
在金融服务方面,广西将及时对接已签约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的金融需求,每月定期向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推送一批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力争年内向招商引资项目发放贷款500亿元以上。据悉,“三企入桂贷”可享受贷款按照2个百分点比例补贴、每年每户贴息金额不超过 500 万元;“招商贷”可享受贷款按照1个百分点比例补贴、每年最高贴息1000万元、贴息期限可延长至3年。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深入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高科技产业专利成果,结合广西重点园区产业布局,组织举办系列产学研推介和精准对接活动,推动构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试基地,引进一批高科技企业在广西研发、生产。
强化国有企业平台合作招商作用。充分发挥各级国有企业平台在招商引资中的优势,采取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股权招商等模式,梳理区内国有平台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清单,吸引一批“双招双引”项目。组织引导区内国有企业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点投资领域开展招商引资,力争全年新引进“四类500强”企业10家以上。
举办珠三角、长三角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对接活动。深入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高科技产业专利成果,结合广西重点园区产业布局,组织举办系列产学研推介和精准对接活动,聚焦汽车、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生态环保、有色金属深加工、特色优势农业等重点领域,推动构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中心等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试基地,引进一批高科技企业在我区研发、生产。
加强对客商疫情防控精准服务。对“四类500强”企业、拟投资重大项目企业副总级别以上高管带队到广西投资考察的,项目属地实行专人专车接送、住地考察地“两点一线”闭环服务管理,确保疫情防控不松懈、招商引资不停歇。
开展“招商引资政策落实年”活动。梳理汇总集成广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利用国内外重点商协会、自治区投资促进代表处、云上东博会以及各类媒体等平台,面向全球全方位宣传推介广西重点发展产业、要素保障、人才引进、开放平台、重点园区等领域优惠政策;充分运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减免地方分享部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策划包装100个以上招商引资项目,吸引100家高新技术企业落户。
推出100个签约供地即开工产业项目。统筹盘活全区重点产业园区存量工业用地、闲置标准厂房,聚焦“招大引强、招优引新”,推出100个以上“签约供地即开工”产业招商项目,吸引一批产业带动力强的优质企业落户重点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