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部的一次全新尝试,重庆全球采购会的招商情况超出预想:78家采购商带来45亿美元的采购清单,其中包括三井物产、IBM、日立、惠普、麦德龙等51家跨国公司。300多家供应商参展踊跃以至出现了爆棚的场面。85对企业初步达成了配对意向,如通用电气与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田与重庆超强机械有限公司。24日开幕的重庆全球采购会向外界传达了这样的信息:西部也是设立跨国采购中心的一大亮点;重庆有意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国内众多城市竞相吸引跨国公司全球或地区采购中心入驻,上海、深圳、北京、天津各出招数的背景下,重庆全球采购会既是试探,也是宣言。
面对中外企业界人士,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要早日把重庆建设成为全球采购基地之一,这对重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重庆企业及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增强重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重庆推出三个措施:第一是扶持一批优秀供应商,在体制改革、技术改造、投融资、税收、通关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使之成为跨国公司的优秀、稳定供应商。第二是建立较为发达的现代物流体系,用5年的时间,使重庆成为全国唯一拥有8条铁路的交通枢纽;用10年的时间,使重庆成为西部的现代物流中心。第三是为采购商提供优质服务,包括帮助他们在重庆设立合资公司,由他们直接出口。
在这次全球采购会上,45亿美元的采购清单涉及的领域和行业主要是计算机、通讯、家用电器、汽车、摩托车、机电、仪器仪表、化工、原材料。以西部省份为主的参展供应商也集中在汽车配件、摩托车配件、电子、电器、化工医药等行业。面对丰厚订单,供应商到底能抓住多少?目前仍是悬念。但对西部众多企业来说,了解、适应全球采购规则,就是一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