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经济下行的行情中\,房地产和基建仍然势不可挡。2016年\,在销售额大幅增长的背景下\,房企加速囤地。截至8月底\,年内抢地积极的房企合计拿地4093亿元\,整体看\,相比2015年同期的1864亿元上涨了120%。
最近两个月\,国家发改委密集批复了12个基建项目\,总投资规模达2849亿元。如果房地产投资不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专家估计下半年基建累计同比增速将反弹至25%左右\,从而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年底回到10%左右\,大致和去年持平。
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向来是稳增长的两个“法宝”\,道理很简单。地产投资占到了总投资的1/4\,基建投资占到接近1/3。两者合起来已经是投资的大半。投资中剩下的相当部分是制造业投资。在经济放缓的大势之下总需求疲弱\,去产能压力加大\,实体经济中的制造业企业显然不会有太强投资扩产的意愿和能力。
稳投资、进而稳增长\,任务只能落在地产和基建肩上。如今几乎所有人都会说\,通胀之下\,资产缩水\,只有买房子才能保值增值\,开发商和购房者基于这样的市场共识\,一同添柴加火烤热土地市场。
截至目前\,已发布中报的房企达101家\,营业收入总额5228亿元\,同比增长37%。但值得注意的是\,房企资金杠杆大幅提高\,资产负债率达65.68%\,负债总额高达3.74万亿元。
房地产之于中国经济“责任”重大\,以至于“大而不能倒”。房地产是否稳定\,直接决定了中国居民家庭财产的状况\,以及金融系统当下和未来的状况。而房地产去库存是否顺利\,成为经济转型能否获得喘息和突破的关键。
疯狂抢购致地价高涨\,杠杆高企\,风险重重。房企激进\,一旦未来房价涨幅放缓\,高地价的压力将集中爆发。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提“抑制资产泡沫”\,国内监管政策与资产泡沫的博弈已从观望进入实质介入阶段。
一个问题总有此消彼长的两面性\,资金大量涌入楼市让实体经济丧失了造血功能\,吸干了实体经济的元气\,在全民为了房贷努力奋斗时\,自己的偿还能力却在变相下降\,这便是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的逻辑。
随着基建投资的高速增长和资本存量的快速积累\,简单粗暴的投资必然不会是长久的良方。上一轮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的环境下\,国企盲目投资酿成的苦果直到今天仍在发酵。去过剩产能的战役里\,还不起债的大型钢企煤企事实都在为“昨日”的野蛮投资买单。
如今的基建投资仍然面临效率的老问题\,这些基建项目如果不能够拉上民资一起干\,依旧无法激起中国经济的活力与热情。而一般投资如把控不当极易导致产能过剩\,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当口\,此险不得不防。如今的投资绝不能够救助落后产业\,这是避免4万亿后遗症的警钟。
因此引导房地产市场的理性投资、基建项目民资的有效进入\,直接关系着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更关系着它们到底是中国经济的解药还是毒药。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