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目前国家财政和金融资金较紧张的情况下,依靠招商引资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确实是一条立竿见影的捷径之路,但是决不能急于要招商引资,就良莠不分。在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职能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政府不介入招商引资,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只有不断调整工作方式,妥善处理各种关系,才可能实现招商引资新的突破。
1在政策导向上,妥善处理好名和利的关系
追求效益、谋求发展是招商引资中双方的共同目标,尤其是投资方常常把利益作为投资取向的先决条件,他们不只是单单看到投资环境宽松,更主要的是看到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产业配套力强、要素成本偏低等因素。所以,在具体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顾及国家的大政策,不能只顾名不要利。当然该优惠的政策一定要到位,不该优惠的也不能随意放宽,对那些不择手段,搞零地价、一元钱一亩土地的做法要坚决制止,对那些只重政绩、不顾政府税收、增大招商成本的做法要坚决纠正。
2在招商主体上,要妥善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招商引资是一项全局性的社会工程,政府肯定要抓,并要建立目标责任制,逐个项目抓落实。但是更应该把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打头阵,政府搞服务,这样既可以避免政府包办代替,也可以提高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外商之间直接洽谈、直接签定项目和引进资金的成功率。政府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去研究和改善发展的软环境,不断增强本地区对外的吸引力。
3在项目的选择上,要妥善处理大与小的关系
要根据实际条件选择项目,对硬件条件好、区位优势明显的地区,如各类园区,就要重点引进能牵动一方经济的大项目,把吸引大公司、大集团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入驻作为重头戏来唱。但对于相对劣势的地区,特别是交通条件很差的地区,对大企业大项目的障碍因素很多。因此,选择项目不能好高骛远,要因地制宜,灵活政策,有大引大有小引小,特别是对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小项目,边远地区的成本相对较低,适应性更强,招商工作也更容易开展。如果引导得好,不断增加小项目,也可能以此为基础培育壮大成特色产业,实现由小到大的转变。但政府必须要有明确的规划,切忌盲目布点,全面开花,难以形成特色,还会破坏资源和环境。
4在引进的内容上,要妥善处理好硬与软的关系
招商引资不外乎引进资金、设备等硬件以及人才、技术、管理经验等软件。作为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村发展经济的突出矛盾是资金紧缺、设备落后。所以要把资金的引进作为重中之重,也要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改造和提升现有的传统工业档次,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但是,也必须软硬结合,把人才和管理引进来,才能使资金和设备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个缺乏人才的地区,经济不会有快速的发展,缺少管理的企业,引进再好的项目、再多的资金也会无济于事。
5在引进的速度上,要妥善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
要把效益作为招商引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讲数量更重质量。要彻底摈弃过去那种图形式、做表面文章的现象,从根本上校正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上的不正确行为,遵循江泽民同志关于“引进外资,要引得进、用得好、还得起”的指示,在加快引资速度的同时,要督促资金到位,合理使用,促使项目尽快产生效益,项目投资后能适应市场需求,很快带来回报,按预期收回投资。
6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发财和发展的关系
要强化亲商意识,诚心招商、诚恳待商、诚意安商,树立“你发了财,我才有发展”的观念,杜绝那些怕客商赚钱、怕负债发展的认识,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政府不赚一分钱,只要旧城换新颜”,如果死守“宝地”,仍将山河依旧。招来了外商,引来了资金,就要热情为他们服好务,真心诚意帮助他们办好手续,尽快投产,早出效益,早点赚钱,客商赚了钱,税收增加了,财政增收了,政府的作用才能更好发挥。当然,招商引资必须要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项目和资金要在本地落户,要形成固定资产,要有利于税收较快地增长,能与区域整体发展相配套,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能达到“双赢”或多赢才是政府和客商共同追求的目标。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